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福锁一行调研中化现代农业正蓝旗技术服务中心并给予高度评价 |
时间:2018-09-25 来源:中化农业 视力保护色: |
9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福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瑞法,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张卫峰、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修学峰等一行专家来到中化现代农业正蓝旗技术服务中心调研指导。调研过程中,张福锁院士一行对中化农业北美模式现代化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给予了高度评价。 张福锁院士一行首先考察了服务站周边规模化种植区的马铃薯秋季收获情况;然后详细参观了正蓝旗技术服务中心厂区内的自动化配肥装置、大型专用农业机械、专用运输车辆、库房、办公区及实验室等硬件设施、设备,并听取了正蓝旗技术服务中心的项目介绍;双方还就中化农业MAP战略、业务模式探索以及中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张福锁院士对中化农业MAP战略在规模化农业领域取得的进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正蓝旗技术服务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工作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指出,在我国北方规模化种植区探索北美现代化农业综合服务站这种新型业务模式,既充分发挥了中化在农业产业链中的优势,同时有效整合了各方资源,在提供植物营养和植物保护的同时,还涵盖了金融和农机等配套服务。在服务过程中,中化农业秉持化肥和农药“两减”目标,致力于用最专业的服务切实为种植户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中化农业MAP战略的有益探索对于促进我国农业服务的专业化、科学化发展具有引领作用,为践行央企社会责任、保障国家农业安全找到了一条全新发展之路。 张福锁院士指出,希望服务站在扩大业务规模和服务内容的同时,还需注意提升服务的精度,增加服务的科技含量,并同时注重人才的培养工作。以马铃薯种植为例,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提升空间仍十分巨大,在种植过程中的许多技术环节还有改进空间。 同行专家还指出,这种新模式为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化肥产业的转型做出了很好的探索。对于肥料产业而言,新模式将摈弃传统复合肥,真正满足农业生产个性化配肥需求,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我国化肥产业向以农业需求为导向的方向发展。 |